在隋唐小说的世界里,瓦岗势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,他们从头到尾贯穿整个故事,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群体。而瓦岗的众多文武英雄,多数最初是在历城贾柳店结拜为兄弟,其中绿林好汉的比重尤其庞大,成为这股势力的骨干力量。提起绿林好汉,五路瓢把子无疑是其中的翘楚,堪称黑道教父级别的人物金砖财富,今天就来细细讲述这五位传奇人物的风采。
尤俊达,字通,面如镔铁,手持一杆五股烈焰叉,武艺非凡,出手决断生死,因此被称作“铁面判官”。他是山东兖州府平阴人,因其威严与凶狠在绿林中颇有威望,获得众多同道的认可,连单雄信都肯定他的能力,任命他为东路瓢把子。虽然《隋唐演义》和《说唐全传》中对尤俊达的描写不多,但他的角色非常关键。若非他慧眼识珠,后来的混世魔王程咬金恐怕早早埋没柴火堆里了。
展开剩余81%尤俊达虽然表面看似粗犷豪放,实际上心思极为缜密,做事步步为营,是绿林中难得的智者。按照规矩,各山头做大买卖须得先向单雄信请示,获准后所得财物一半上缴潞州二贤庄。单雄信也曾明令禁止各派动王杠的主意,避免内耗。然而尤俊达心怀小算盘,玩起了暗度陈仓的把戏金砖财富,拉拢程咬金这个外人入伙,自己则坐享其成。秦叔宝到尤家与程咬金母子重逢,表明立场时,尤俊达却不信任这位名门世家的“小孟尝”,暗中派人跟踪他。得知秦叔宝故意涂面伪装上登州,替自己和程咬金送死后,尤俊达羞愧难当,甚至被程咬金痛斥其小人之心。
群雄大反山东后,尤俊达成为瓦岗中的猛将,身份在各版本小说中有所不同,有时列为五虎将之一,有时属七彪或八彪行列,后续笔墨渐少。总体来看,尤俊达是典型的绿林好汉,武艺高强且心狠手辣,稍显腹黑。随着与程咬金等人的交往增多,他绿林义气的一面也开始显露。在程咬金被杨林俘虏时,明知敌强我弱,他仍不忍兄弟受辱,冒险单挑杨林,终被擒获。瓦岗瓦解后,尤俊达同许多兄弟应徐茂公之请,归顺李唐,成为李世民麾下大将。李世民登基后,封尤俊达为“邢国公”,任二十七路御总兵之一。《说唐后传》中,他目睹齐国战死,愤怒攻打凤凰山,围困盖苏文,终因对方祭出飞刀法宝惨死,刀光穿体而亡。
谢映登,名科,字映登,不同作品中人物设定大相径庭。在古白话小说《说唐全传》中,他虽常出现,但性格平淡,显得清心寡欲,与其他草莽英雄格格不入。中期便随叔父修道,后来羽化成仙。曾感化反唐的马赛飞,后续偶尔露面协助唐军。由于在《说唐》中缺乏突出表现,后续评书《隋唐演义》和《兴唐传》对他进行了“技能转移”,将王伯当的神箭技艺赋予谢映登。《兴唐传》中的谢映登射术更为突出金砖财富,使其形象丰满许多。总体而言,谢映登是五路瓢把子中性格最为淡薄的一位,存在感较低。
王伯当,名勇,字伯当,曾夺得大隋武举状元,见不惯官场黑暗,未入仕途,转而投身江湖,结识单雄信、谢映登、秦琼等为挚友。多部隋唐小说中,王伯当性格鲜明,洒脱不羁,射术超群。群雄反山东时,他以一张弓和几壶箭挡住唐壁大门,为兄弟突围争取时间。后接应秦琼,神箭射中魏文通双手,使这位江湖好汉狼狈撤退。杨林兵伐瓦岗时,徐茂公派他去北平请罗成,因王伯当心思缜密且情商高。罗成大败杨林后,魏文通接军继续攻瓦岗,被王伯当一箭封喉。相比《说唐》中的洒脱,《隋唐演义》中的王伯当则更激烈且感情丰富,但武艺因神箭被转移给谢映登而略显平淡。最终,王伯当为护主李密,惨遭乱箭射死,忠义无双。
王玄,字君可,河北五柳庄人,面如重枣,唇红如涂,丹凤眼、卧蚕眉,鬓须浓密垂胸,外貌酷似关羽,兵器为青龙偃月刀,因此被称为绿袍帅、美髯公。王君可未见于《说唐全传》,但在后续作品中与殷开山、马三保等齐名,非贾柳店结拜兄弟,描写较少。在《隋唐演义》和《兴唐传》中形象丰满,性格急公好义,曾收留罗士信,颇具心计,设计诱秦琼上门。武艺高强,在《隋唐演义》中与秦琼交手二十余合不分胜负,显然略胜一筹。《兴唐传》中,王君可更是七省绿林的武力代表,战力仅次于雄阔海和伍天锡。面对魏文通等人,王君可占明显优势,甚至能与金刀帅左天成鏖战数十合,武力值极高。
单雄信,名通,居潞州二贤庄,天生赤发,面色如蓝靛,犹如灵神,故称“赤发灵官”,为七省绿林总瓢把子。所有大小山头做生意必须向他分一半,落难时他又以财力人脉相助。《说唐》中,单雄信为青龙星转世,重义气,对秦叔宝情同手足。群雄反山东时,他倾尽家财支持,最终全家被官府所杀。遗憾的是,因哥哥单道被李渊误杀,单雄信未投唐朝,而是选择与昔日兄弟分道扬镳。徐茂公挖墙脚,秦琼程咬金弃他,罗成临阵倒戈,令其孤立无援。最终,他含恨单骑冲阵,被罗成擒获,在刑场怒骂对手,遭一剑斩断,成为隋唐史诗中的悲情英雄,激发了“青龙三转世,白虎三保唐”的传奇恩怨。《隋唐演义》中,虽分道扬镳,临终前仍牵挂秦叔宝,遗憾未能再见。
综上所述,这五位绿林瓢把子,无论放在哪一个都是令人敬佩的豪杰。即便尤俊达心机深沉,但他依旧算得上义气之人,在权谋纷争的瓦岗中,是一股难得的清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